优惠论坛

标题: 关于转发《关于两起党员干部参与Dubo案件的通报》的通知 [打印本页]

作者: 754467523    时间: 2012-2-27 15:01
标题: 关于转发《关于两起党员干部参与Dubo案件的通报》的通知
各县(市、区)公司党委(总支),分公司各直属党总支:
5 \; J" G7 ?0 z4 f# P    现将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公安厅、监委联合下发了晋纪发[2007]36号《关于两起党员干部参与Dubo案件的通报》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贯彻。
5 C; Y# b3 F: C- P8 r% M- \    各级党委、总支要结合对两起党员干部参与Dubo案例的通报,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学习中纪委、中组部《关于严肃查处党员和干部参与Dubo的通知》和中纪委、中组部、监察部《关于维护党的纪律严肃处理党风方面若干突出问题的意见》等禁止党员和干部参与Dubo的纪律规定,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Dubo现象的严重危害性,从两起参与Dubo案件中汲取深刻教训,引以为戒,切实增强纪律观念和法律意识,积极追求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觉抵制Dubo等不良行为。9 k6 v9 g. u$ C9 I
    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认真对待和重视群众对党员干部参与Dubo的信访举报,加大力度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参与Dubo行为,并利用两起党员干部参与Dubo案件深入开展警示教育,进一步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和监督,狠刹Dubo歪风,对各类Dubo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 T6 D* K/ w6 M    附件:《关于两起党员干部参与Dubo案件的通报》
7 W' F! }7 @  X3 B" T                                                                                                
1 t. U1 D* J; Z2 p: U; v% \/ q8 C                                                                                                 二〇〇八年三月四日
0 P- C; }: B) [+ C6 `& g( Q- {9 P' Y& k+ L' h3 L
[p=30, 2, center][b]关于两起党员干部参与Dubo案件的通报[/b][/p]5 i- i& S) h- R7 [: q
  
* a* l7 \% e7 R4 W% j    Dubo是社会的一大公害,是党纪国法所不允许的。近年来,中央和省有关部门就禁止党员和干部参与Dubo问题作出了一系列规定,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但是仍有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党员和干部,我行我素,恶习不改。他们的行为败坏了党风政风,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对此,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整治。最近,太原市纪委和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严肃处理了太原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孟和平、太原市国土资源局矿管处处长乔清海、太原市万柏林区义井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王全有、山西省第二监狱主任科员李志强在金海岸大酒店聚众Dubo案件,太原市公安局刑债支队重案一处三大队副大队长、二级警督乐扩善到澳门Dubo案件。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2 ?" G% Z4 p! G% Q& |: J; `  2007年5月30日晚,太原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孟和平、太原    市国土资源局矿管处处长乔清海、太原市万柏林区义井街道办事    处党委书记王全有、山西省第二监狱副主任科员李志强等4人,在太原市金海岸大酒店以麻将为赌具进行Dubo活动,被太原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现场查获。5月31日,太原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对孟和平、乔清海、王全有、李志强做出了行政拘留15天并罚款3000元的行政处罚。7月25日,太原市纪委决定给予孟和平,乔清海、王全有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李志强党内警告处分。6月18日太原市万柏林区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免去王全有义井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职务;6月21太原市国土资源局党组研究决定免去乔清海太原市国土资源局矿管处处长职务;8月22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党组研究决定免去孟和平太原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职务。
% O7 _1 A/ w0 }/ X9 A
1 [; H6 _+ W- K* @9 U8 R6 f  2007年4月24日,太原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重案一处三大队副大队长、二级警督乐扩善,利用休假到澳门“金沙国际会”赌“百家乐”,4月26日返回太原。2007年6月15日,太原市监察委员会驻市公安局监察室研究,并经市公安局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给予乐扩善开除公职处分。
. z' R' G8 k4 x$ a- c6 c" ]5 p6 Q5 U" l; V9 `  m4 F) \, P* C# I
  孟和平等人聚众Dubo和乐扩善境外Dubo行为违反了党纪国法,情节恶劣,影响极坏,损害了党和ZF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必须坚决予以惩处。对孟和平等人进行严肃处理,既是党纪国法的要求,也是教育本人和警醒广大党员干部的需要。为此,希望全省广大党员和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孟和平等人的错误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  4 X5 b' I0 b. j& O5 E+ e8 t, K; K
     
/ U0 ?" F  V1 O7 e% }* K3 g' A  [b]一、强化思想教育,加强道德修养
1 W8 E! @9 F( h, G+ `( I! T[/b]     
# ^7 }6 k0 L& K5 X; T/ q5 g  孟和平、乔清海、王全有、李志强等4人对中央和省里的禁赌规定置若罔闻,顶风违纪,聚众Dubo;乐扩善身为人民JC,置国家法律于不顾,知法犯法,到境外Dubo。他们的行为充分暴露了本人的法纪观念淡薄,同时也暴露出其所在单位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欠缺和在干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全省各级党组织要以孟和平等人的错误为例,在广大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引导他们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思想ZZ修养,自觉弘扬八种良好风气,认真遵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追求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远离Dubo等陈腐恶习。 8 M: U7 h5 v" u2 d  H
     6 p+ D. T& X. U" o3 d6 N6 d6 s4 ?
  [b]二、严格执纪执法,做到令行禁止       A; m" v0 i7 J5 I. v/ X# C
[/b]     * i' k5 D: n0 b
  2004年9月3日,中纪委、中组部下发了《关于严肃查处党员和干部参与Dubo的通知》。2005年1月14日,中纪委、中组部、监  察部下发了《关于维护党的纪律严肃处理党风方面若干突出问题的意见》,再次重申了禁止党员和干部参与Dubo的纪律规定:“参与Dubo的,应予以免职,再依据规定处理;到国(境)外Dubo的,要从严惩处”。因此,全省各级党组织一定要充分认识Dubo现象的严重危害性,对那些参与Dubo的党员和干部一定要按照党纪国法从严从重处理,该免职的免职,该处分的处分。,该追究刑事责任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只有这样,Dubo之风才会得到有效遏制,中央和省里提出的禁赌工作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全省的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纪律观念和法律意识,任何时候都要从严约束自身行为,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自觉同Dubo行为作坚决斗争。
# a8 n8 V6 H' c% [     
+ ]/ h# y; _- S- Y$ h. S! M$ V' H  [b]三、落实禁赌规定,形成工作合力 : o6 m" j4 J) e7 j7 e  G
[/b]     
% I- B& _& @* p! ]- N& C% Z3 C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和公安机关要认真贯彻《全省开展党员干部参与Dubo等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晋公通字[2007]37号)的有关要求,落实好Dubo案件定期通报制度,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形成禁赌工作的合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参与Dubo的党员干部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从严执行出国(境)审批、请示报告、证件上交和集中管理、监督检查等制度,防止党员干部出国(境)Dubo。各级公安机关要加强对Dubo案件的查处力度,遏制Dubo风气的滋生漫延势头。
. h) j1 }5 {( f  A% h. u  x( ]% @     3 t. f* U+ A3 }
  [b]四、严格监督管理,实行禁赌工作责任制 1 i% z5 \3 J$ s9 k
[/b]
0 R. R% ]. M, [. I) V  Dubo歪风屡禁不止,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党员干部所在的单位和部门管理失范,监督乏力,执纪失之于软、失之于宽。此类问题,必须坚决纠正。各级党委、ZF和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央和省里的要求,周密部署,强化措施,切实把禁赌工作抓紧抓好。要进一步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现党员干部工作时间以外的不良苗头,要及时提醒告诫;要实行禁赌工作责任制,严格责任追究。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班子“一把手”是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禁赌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要按照分工,对分管范围内的禁赌工作负责。。今后凡是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Dubo问题严重,或者对发生的党员干部参与Dubo问题不制止、不查处,或者隐瞒不报、压案不查,导致所在地方和单位党员干部参与Dubo歪风滋生蔓延的,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严肃追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s://www.tcelue.ooo/)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