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论坛
标题:
冲动的惩罚
[打印本页]
作者:
qq111111
时间:
2009-6-9 00:38
标题:
冲动的惩罚
这里特指“小冲小动”,意即突发性质。在我们这个国家,经历世事沉浮的人爱讲“大海弄潮,物欲横流”,但对于青年、少年来说,他们所能感受到的,更大层面上是自己的得失,即便是恶性犯罪,之前也根本无法料定,甚至连一个详细、严密的谋划方案都没有。他们可能内向、贫困、压抑、扭曲,受排斥,同时也不甘于、并嫉恨受到排斥,比如马加爵这样的人。在他们突然爆发出那种平日里你根本无法预见的惊人狠毒时,一股惊骇的寒颤惶恐将令你久久不可停歇。Dubo的本身,正是对这种潜在危机进行加速恶化的过程之一,一旦这个危机遇到一个超过其本身最大容忍量的导火索,悲剧便极容易发生,完全在我们的意料之外。
( I9 }. h: C; v! C, m
翻开自己剪辑的旧报,便看到一个不寻常的案子:2004年福建惠安“3·31”案。因冲动而受到惩罚的主角之一,是在惠安县惠南工业区某针织厂打工的王龙,年仅17岁。这位从黑龙江汤原县跑到福建打工的少年,其最大的恶习,说起来也不过就是爱玩“Dubo机”,这个习惯是从他的学生时代传承下来的。也就是说,这个王龙,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他只不过是个贪玩的孩子罢了。是的,直到现在我依然在假设,假如王龙并没有被针织厂开除,或者假如王龙即使被开除了但也仍然有钱可花,那么他会不会去杀人?想来想去,我认为他还是会去杀人。他那种孤僻的性格里隐藏的是对现实的愤怒和报复,尤其是当他因为迷恋“Dubo机”而失去工作之后,这个在他人生之中出现的第一个重大打击令他难以承受,他的第一个打算就是“要活下去”,而且这种活法还要来得最快、最及时,另外还得足以“可持续发展”。
! f. v+ \, c+ o+ i4 E( d
于是乎,17岁的王龙开始壮胆。先是邀约朋友喝酒,当然是最铁的哥们、老乡。酒毕之后,已是深夜,他和刘某再次来到以前经常光顾的公话超市店玩“Dubo机”,这一夜是2004年3月31日。我又开始假设了:假如这一次王龙能够在“Dubo机”上赢点钱,那么他会不会去杀人?想来想去,我认为他还是会去杀人。生存的危机、被开除的厄运、 “Dubo机”带来的疯狂,这使得他已把现实当中的规则抛弃,并进入虚拟之中的狂飙意气。当店中终于没有其余人时,王龙和刘某一前一后将唯一留下的人——店主庄某——压倒在地,一人关小铁门,一人用手捂住他的嘴巴使其无法呼救,再用一根绳索套在他的颈部,致其窒息死亡。随后,两人在受害者身上和店内抽屉搜寻,抢走现金3,000多元及其它物品,迅速逃离现场。凌晨三时许,两人搭车潜回黑龙江汤原县老家;十余天之后,被捕。
$ Z/ o" a, C1 V
这是一个抢劫杀人案。“Dubo机”在这个案子之中,始终都是一条叙事的线索,拿鲍家街43号乐队的一句摇滚歌词来形容它的感觉,那就是“濒临疯狂的彻底孤独”。Dubo,对于王龙这样的少年而言,虽然只是“玩”那么肤浅,看似并不那么专业、老道和大牌,但是它的游戏规则并不是论输赢那么简单,而是作为摆脱压抑、逃避现实的利器,从中找到“杀尽一切、毁灭一切”的虚幻胜利感,这也反证了这样一批少年的心灵是何其浮躁和空洞。当然,也因之而危险。
作者:
兜兜~~
时间:
2010-3-7 00:01
我竟输给了赌~~~
作者:
兜兜~~
时间:
2010-3-7 00:01
·················
作者:
6868
时间:
2011-9-17 00:27
感谢楼主分享!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s://www.tcelue.ooo/)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