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数字货币世界的快速转账,搭配传统现金操作,竟然成了一些人转移巨额资金的“新招”?就在7月22日,香港海关揭露了一起金额惊人的案件...总金额高达11.5亿港元,背后的操作手法更让人咋舌。
据《星岛日报》报道,海关在这起行动中拘捕了两名男子,分别为一名37岁的本地人和一名50岁的外籍人士。他们被怀疑透过将大额现金带出香港,再搭配频繁使用稳定币进行数字交易,来掩盖资金的真实来源和流向。
执法人员早前留意到两人的身份背景与资金流动严重不符,随后展开调查,并对4处住址与2家公司进行突击搜查,查获大量手机、银行卡与电子钱包的记录。案件目前仍在深入调查中,两名嫌疑人已获准保释候查。
* G+ f9 X- [0 D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操作近年来在香港并非孤例。就在5月,海关才查获一宗涉及35亿港元的虚拟资产案件;而在2月,一起横跨多个国家、涉及高达140亿港元的资金转移行动也浮出水面,背后同样涉及加密货币技术。
& n- x5 X0 G- E9 R' A8 `6 U5 l稳定币以锚定法定货币的特性,具有价格波动小、转账迅速等优势,使其成为资金快速流动的重要工具。有些人会先将现金换成USDT(泰达币),再通过混币器或跨链桥等方式切割、转移资金,大大提高了追踪的难度。
实际上,从天朝“鑫慷嘉”案,到上海65亿人民币的地下换汇网络,稳定币频繁出现在资金异动链条中,成为各类复杂资金操作的“关键角色”。根据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的报告,仅2024年,全球链上可疑资金活动就高达510亿美元;而稳定币的单月交易量曾突破30万亿美元——庞大的流动性、秒级的转账速度,令各地监管机构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 ]% k. k5 f/ Z7 O" r更关键的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未来,只要涉及“指定稳定币”的发行、兑换或托管,都必须申请牌照。未获授权的个人或机构从事相关活动,将被视为违法,同时禁止夸大宣传或误导性陈述。
% O/ \* i! ^1 P F" U目前,香港金管局主要监管银行体系的风险,证监会则专注于数字资产领域,要求平台具备足够的资本实力、风控系统以及资讯披露机制。尽管部分DeFi项目及无牌服务仍在监管灰区,但整体方向已明确:“先持牌,再创新”。也许在这个速度为王的时代,不是技术太快,而是规则必须更快。你怎么看?面对高效率的数字交易系统,监管与自由之间该如何平衡?欢迎留言,一起讨论你的看法!
最后,【E世博】新手速成班 电子钱包/USDT首存加码送38!活动简单,凡新注册会员,使用指定钱包,首次入款100元以上,即可获得奖金38元。同享首存优惠35%,上限588元~简单低门槛收彩金的好活动,必须安排起来~欢迎点击链接参与,彩金必须拿好拿满~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s://www.tcelue.ooo/)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