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论坛

标题: 比特币、以太坊在特朗普再次暗杀未遂后和利率决定之前沉没(转) [打印本页]

作者: mattf    时间: 2024-9-16 19:07
标题: 比特币、以太坊在特朗普再次暗杀未遂后和利率决定之前沉没(转)
加密货币市场遭受了重大损失,因为比特币和以太坊在周末第二次暗杀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后下跌。2 [' z% R: G; E1 U! ?

: w- h5 {3 ]0 Z6 S* J7 F在撰写本文时,BTC在周一的欧洲交易时段下跌2.1%,至58950美元,以太坊下跌约4.2%,至2315美元。* C* l' w5 @# }' \+ S/ G
" b0 F* z: z0 ?2 }3 Z9 B7 ]6 z
枪击事件发生在共和党候选人位于佛罗里达州的特朗普国际高尔夫俱乐部。CNN 报道特勤局在高尔夫球场上看到一支步枪枪管从灌木丛中伸出后开枪。当天晚些时候,一名嫌疑人被拘留。联邦调查局正在继续调查这一事件,给已经动荡的市场环境增加了地缘ZZ的不确定性。
( G7 l& w8 ]# X' ]4 P4 G: l4 h4 m( J1 {: ~/ c5 S) a' Z
在本周晚些时候美联储将做出关键货币政策决定的预期中,伯恩斯坦周一的一份报告称,重点应该放在重建DeFi上以太坊主网上的借贷市场.
8 l/ q& y* E+ ~5 T1 k
' S/ _0 [7 ~0 H# N" b伯恩斯坦表示:“随着降息可能即将到来,DeFi收益率再次看起来很有吸引力。这可能是重启加密信贷市场和重振对DeFi和以太坊兴趣的催化剂。”。: I1 X9 X# {. @$ E' |, K% d

* t8 L6 s8 M' u8 g分析师补充说,在以太坊主网上重建DeFi贷款市场可能会让大型鲸鱼和机构投资者重返加密信贷市场,这可能是遏制以太坊的催化剂相对于比特币表现不佳。7 D! V6 j9 E# U0 O

; z# q8 e- b/ H, @. g8 B分析师表示:“与比特币不同,比特币是一种价值储存,由需求/供应驱动,以太坊的增长是由底层网络的使用主导的,DeFi市场是以太坊上最大的用例。”。
  E. k3 E  u. a: Q% G- L$ r$ Z# m* }0 [
截至9月13日,SoSo Value的数据数据这反映了机构对加密货币ETF,尤其是比特币产品的重新兴趣。
4 J* O. X1 D/ @) F
: Q) p4 i$ `* V6 L% z3 S) P; F富达的比特币ETF(FBTC)有1.0209亿美元的资金流入,而灰度(GBTC)的资金流入为666万美元。以太坊相关ETF表现喜忧参半结果,Grayscale(ETHE)的流出为736万美元,而Blackrock(ETHA)的净流入为367万美元。
) X* W  m5 d1 p) z1 E
! K  ]; ?: R" q, e5 u* [( \+ E随着第三季度即将结束,加密货币市场正在为未来一周的关键时刻做准备。美联储利率决定星期三备受期待,市场对降息25或50个基点.9 J& p5 ^( m" z

! Q1 ^! y8 {, p: e0 H% P其他关键事件包括定于周五举行的日本央行提高借贷成本以来的首次会议、周四公布的美国首次失业救济申请数据,以及英国英格兰银行周四的利率决定。1 a2 H# I2 W7 N( ~% `8 e4 b6 e) e

. o0 i& v! V( [2 kPi42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vinash Shekhar表示解密“比特币下跌3%之际,投资者在特朗普遇刺未遂后感到不确定,导致超过1.16亿美元的清算。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美联储的利率决定。”
- F2 }% [) s$ `0 W1 _& j
) p4 F0 h/ _) @1 w; {' F
作者: rainwang    时间: 2024-9-16 21:19
这是什么破标题的,就没有看懂它
作者: 22301    时间: 2024-9-17 08:47
下跌也是为了更好的上涨的啦。
作者: 赚钱小样    时间: 2024-9-17 11:53
这个新闻也是可以看一下的啦
作者: 舞出精彩    时间: 2024-9-18 09:24
这么看是会有所决定的啊
作者: 德罗星    时间: 2024-9-18 10:07
收益是大家的额关心的问题了的啊。
作者: 如梦的生活    时间: 2024-9-18 21:05
这个利率也是有下调的吧
作者: 爱美的女人    时间: 2024-9-21 20:01
暗杀未遂的还是要搞清楚啊
作者: yubuluowang    时间: 2024-9-22 21:49
朋友分享的资讯要了解下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s://www.tcelue.ooo/)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