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论坛
标题: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打印本页]
作者: 我只要你 时间: 2023-9-14 11:41
标题: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attach]4677088[/attach]4 ~; V8 c3 p( ]
: E3 \, B9 _& W0 s) D) z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 s+ @9 D6 T( b9 `( E
. v7 [) {3 K5 K$ L1 L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p p; z# m+ V+ H
# e6 t5 n3 o. l5 ~5 J: P6 N
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5 E s( Q/ E! f" ^
- ~% G0 x7 H( w7 a# r! @9 ?" @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0 I. O! {3 O2 J
W/ N9 P5 K( Q2 B0 r: | 通常有许多人讲,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祝。, U$ ~3 j ]: E/ s* Z7 J
B- }, D2 I& c- B 有人则认为,中秋节是由唐明皇赏月开始的。唐代《开元遗事》一书中记载:中秋夜,唐明皇偕杨贵妃在月下游玩儿,游到兴处,二人径自登入月宫,唐明皇还在月宫学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后来补充完整,成为传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这月宫之行,每年到此时刻,必要赏月一番。百姓也来效仿,月圆之时欢聚一堂,享受人间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种传统沿袭下来。
f/ T2 d- F! ^( n; }! F
( i: v+ y% u+ }& _5 x& K( X/ A$ R 而有人提出,中秋节原本是推翻元朝统治的一次起义纪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统治,在中秋季节,把写有“杀鞑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字条藏在铬好的小圆饼内相互传递。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户户齐动手,一举推翻了元朝统治。后来,每逢中秋节,都吃月饼来纪念这次历史性的胜利。
' v' d& K7 {3 K3 L! V) C7 I2 `7 H
3 @+ B9 ~ |% ] |+ F 另外有人提出,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个月中间的一天。
/ ~; W& u5 p9 I2 {! z' d E+ c# y; x0 w3 m6 r5 c) O: V
《周礼》中出现过中秋这个词,但它指的不是中秋节,而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汉代有“秋节”,时间是在立秋的那一天,也不是八月十五,唐朝的类书里有四时十二节令的记载,也没有中秋节,但唐诗中已出现了“中秋月”。“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韦庄《送李秀才归荆溪》)。第一次对中秋节作了明确记载的是南宋人吴自收,他在《梦梁录》一书中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临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书里还描写了南宋京都临安(今杭州)赏月逛夜市的。" s. Q/ F. f5 r7 I% K/ h
( @7 B1 B& V6 f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0 U5 |+ M9 r: g+ R9 }$ I* e& Q2 y! o# n0 B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4 B6 \+ j; n' t: ?& ~ }. Q
: E, j: W8 [# a" A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X4 k. T0 ~, s4 a" ?/ u
6 {+ y* G* N" T' }* s5 M1 {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3 M2 ~, D e* G6 M5 G) y
+ q0 w% l$ K! @8 I7 R
作者: leconer 时间: 2023-9-14 13:26
清代了就小歇一下吧,暂停是为了走更远的路。
作者: ouliangzhong 时间: 2023-9-14 13:26
这样的清代也是不爽的了哦。
作者: 百战 时间: 2023-9-14 13:27
多多清代几次,你就会发觉习惯了
作者: 22301 时间: 2023-9-14 13:29
可以不吃的,我就不吃。
作者: 丁小荷 时间: 2023-9-14 13:45
又是在清代掉的啊,太艰难了吧!
作者: 我的花园 时间: 2023-9-14 13:52
又清代了么?清代的结果不是我们想要的哦!
作者: linxiaoshan888 时间: 2023-9-14 14:13
清代就小歇吧,有时候运气是勉强不来的。
作者: lvaeyou 时间: 2023-9-14 14:13
没人高兴清代,清代的事实还是非常让人不爽的。
作者: 高文胜 时间: 2023-9-14 14:18
清代不容易啊,慰问一下楼主~
作者: wodezhuanyong 时间: 2023-9-14 14:19
应该又要清代了哦,那就无奈了
作者: 爬格子的瘦书生 时间: 2023-9-14 15:24
看来中秋节还是有不少的习俗
作者: 扯淡的青春 时间: 2023-9-14 17:38
我是有人送就吃,没人送就不吃了,我是不会花钱去买月饼的 哈哈
作者: jackcool1011 时间: 2023-9-14 18:06
传统佳节肯定要跟着节日氛围走,月饼少不了
作者: rainwang 时间: 2023-9-14 18:31
天朝古老的传统和故事,大家可以在这里再温习一下啦。
作者: 天策-萌二姐 时间: 2023-9-14 23:50
这个应该是习俗吧,长辈们吃我也跟着一块吃了 哈哈一家团圆很开心
作者: 韩少 时间: 2023-9-15 08:36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传下来的一个习俗啊,后裔也是在日夜思念他的爱人嫦娥
作者: 如梦的生活 时间: 2023-9-15 10:49
关于这个也是了解一下了
作者: 带笑颜 时间: 2023-9-15 15:28
这就是复制过来的文章吧,太专业了
作者: 小钱儿 时间: 2023-9-15 17:41
因为我们都是天朝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懂了没?
作者: 爱美的女人 时间: 2023-9-15 19:22
要是有人不懂的话是可以问清楚
作者: 天策-瑶娥 时间: 2023-9-16 20:26
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其实好像不止月饼,中秋也吃柚子,有没有这么一说?
作者: 赚钱小样 时间: 2023-9-17 10:58
这个也是传统的节日来的了
作者: 超级球迷 时间: 2023-9-18 16:02
这个还有这样子的历史的话真是不太清楚的了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s://www.tcelue.ooo/)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