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I0 J* G- m, a: z" X披头四乐队于1957年成立,他们于1964年2月以高姿态进军美国时,足足有7年之久,在此期间,乐队在英国和德国的平民夜总会卖唱,例如当廉价劳工,却是难得的实习机会。他们受惠最大的是三度赴汉堡舞厅演唱,金钱报酬不大,收穫最大的受环境所迫,必须每周7天,每天8小时在不同舞厅,不停演唱,令他们到赴美国时,已一共累积了登台演出时数达1200小时,这是前之所无,后亦罕见的纪录,业精于勤。 ' d" X8 v3 H% I. {: w9 r , v) B2 q! T L0 V) ~, a/ \- u格力威认为世界公认的音乐天才莫扎特亦如是,他虽然6岁便作曲闻名天下,但他的传世作品,大多成就于20多30岁,便是这约20年内不断创作,才获得的成果。天才如莫扎特的成就亦与勤有功,不可分割。 1 D9 V" b2 T' q& o A6 T4 I1 N$ E7 e* R* t& y! L( M0 T
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有机会免费使用华盛顿大学的计算机,条件是他协助华大计算机中心,解读一些软件,在一段长达7个月的时间内,他每周7天,每天8小时,一共在这部主机上花了1557小时。后来他因故被禁使用此计算机,但很快和后来共同创办微软的保罗阿伦,找到华大医学院计算机在非繁忙时间,可免费供他们使用。 . \2 v# F# c3 U& c7 \; @% | ( o% b F: r( n他有机会使用免费计算机,以及居所步行可达华大计算机中心及华大医学院,亦只有少数人才有此方便,当盖茨决定不升读第三年,从哈佛退学创办微软时,他已有连续7年一共过万小时的运用计算机经验,盖茨认为全球有此机会的人不过50个,符合成功的基本要素“一万小时法则”。# g7 D0 Z9 l: K2 v) N; W; N: R8 c) I. j
i; x$ ^& i; S; N7 }0 s' {一万小时定律,是指无论要在哪一方面取得卓越成就,一万小时的苦功不可少,无论你是作曲的莫扎特、玩音乐的披头四抑或写程式的盖茨,都需要有几个条件,除了过人的天分之外,还要生得逢时,即大气候适合发挥,亦要机缘巧合,而最后就是苦功,没有逾万小时的功力,难以成就大事业,赌事亦然。8 f' P6 ]3 q4 F)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