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 ^# r+ T3 |1 f4 B9 ?2 G/ ?. _4 D仿佛是一夜长大。在父亲破产之前,何鸿燊在香港名校——皇仁书院读书。他是出名的公子哥,淘气厌学,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被分在差生班D班。一天,母亲把何鸿燊叫到跟前,郑重其事地指出两条路供他选择:一条是退学,帮家里赚钱;二是靠拿好成绩获取奖学金,否则,家里无法保证昂贵的学费。- A4 A' N: q3 p' |
5 P- ^3 M' e5 A+ p' B2 t+ n何鸿燊熟知家族的历史,他明白穷人只有靠读书方可出头,伯公何东、公公何福,都是靠读书才发达的。从此,他发愤苦读,到学期末,成绩全班第一,如愿以偿获得奖学金,开创了皇仁书院D班获奖学金的纪录。以后,何鸿燊年年都获得奖学金。6 Q$ {; A! W5 k& m: ^! f
$ v8 B. o- V( {7 B1 [1939年,何鸿燊以优异的成绩考取香港大学,专修理科。$ _5 u [5 c7 Y5 X& c& r; C- f
7 d0 S4 k( F% ]8 N! L3 f1 s. |青春少年也有新的烦恼。同学们大都出身富家或官家,生活奢侈、衣着华贵。周末假日是他最难熬的时光,同学们或去看电影,或去逛街购物,或成双结对谈恋爱…何鸿燊闷得慌时就找学校的神父聊天,听他讲《圣经》,再就是钻进图书馆看书、做功课。! z- z: Y. ?% B( j4 N! k7 t2 }# h
% p/ l+ [" V+ Z! C& H9 k/ }
当时,班上有一位女同学对高大英俊的何鸿燊有意思,主动邀请他周末陪她去听听古典音乐。何鸿燊也对女同学也有好感,但他捏了捏口袋里的钱,意识到自己根本没钱请女孩子吃饭喝茶,只得找借口推辞。晚上,何鸿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位女同学的音容笑貌,甚是苦恼。 }! X# E- F4 U% D/ y
1 V2 k- m4 _8 L7 v) n# P! C为泯灭心中的非分之想,何鸿燊埋头于书本之中。他的学业一直良好,大学二年级平均成绩在理学院排第一。这让几十年后的何鸿燊还倍感自豪。如果不是香港沦陷,他会重走父辈的道路,毕业后到洋行谋一份职业,做一个买办。! u" S' s3 r$ k3 j" A; W
$ Y" n1 C9 w, ~/ f3 N4 [1941年,香港岛上的战争气氛越来越浓,每天不断有难民拥入。战争一触即发,大学是读不下去了,个人前途渺茫,家庭生活压力这么大,不如到澳门去博一下。第二天,何鸿燊揣着10元港币——那是他在报警室工作8天所得的津贴,挤上一艘开往澳门的小艇,在争抢着逃离香港的难民堆中驶向未知的明天。5 @% {' x7 g; M! b) L0 a# F' f
. \7 m) @# K3 _( e. G" `: j% ?4 l[b][size=5]搏命的发家史[/size][/b]/ {* y, F# ~( Z
1 F6 F2 G# J- N
二战中,葡日ZF签订了秘密的中立协议。偏安一隅的澳门,成为东南亚惟一的国际避难所。抗战期间,香港首富何东爵士也在澳门避难。何鸿燊上门拜访,见到了心目中的家族偶像。何东勉励侄孙道:“年轻人出来干活,要想成功,就要记住两条:一是要勤力、肯干;二是钱到手里要抓得紧,不要乱花钱。”' ]. Y1 s& D0 X" O [5 a
. N4 s1 {# H% v0 q何鸿燊供职的联昌公司是当时澳门的最大公司之一。战时的澳门,商品紧缺、物价飞涨,很多商人和公司大发战争财。具有中日葡三方背景的联昌公司拥有不少特权,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以货易货,用机器零件和船只交换粮油食品等澳门紧缺物资。在战时,联昌大赚特赚、赢利极丰,是澳门最大的官商之一。' E) z2 r. n& P1 d
: ]4 L: J8 F/ Q( T3 x# r& Z0 V在联昌任秘书的何鸿燊兼做粮油棉纱业务。原来的中英文不够用,他就拼命学习日语葡语。他富有语言天赋,没多久就会简单的日常用语,一个月下来,比一般的人学一年收获还大。何鸿燊的另一个特长是记性特好,他记得两千多个电话号码,几乎是当时商家和客户电话号码的全部。老板若问起某商社的号码,何鸿燊马上就能报出,一字不差。 ! D; Y: j+ Z& c7 \* h3 _3 J' M3 O) L# e% k1 a) y4 V+ ^# I! p- {
何鸿燊刚刚学会葡语,就派上用场。一日,他在街上偶遇一位葡国少女,为其容貌与气质所吸引。他向少女搭话,当场表示要拜她为师学习葡语,对方欣然答应,她就是何鸿燊的第一任太太黎婉华。不久,何鸿燊就大胆向“老师”表示爱慕之心。两人结为伉俪,恩爱非常。+ t+ I+ G) k# L; {. ?! I
# c3 n1 V5 \9 @7 W- b
黎婉华出身澳门的上流社会,家族与澳门的葡籍高官阶层关系都非同寻常。在何鸿燊早年创业、进入澳门上层社会,起过重大的作用。 / ]0 T; _0 p- q% q5 r 0 D6 o% S9 k$ ~( q做了一年职员,刚刚20岁的何鸿燊被提拔为联昌公司的合伙人。他主要的工作是押船。这是个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风险行当:当时,海上日本军舰横行,海盗出没无常,杀人越货如家常便饭。何鸿燊更清楚的是——一个穷小子若想暴富,必走险路。 2 ~" t: M" s! w0 b 7 J) @5 B M8 W" F% p6 {4 q在联昌冒着九死一生创下的功绩,为何鸿燊赚得了名声和金钱。1943年,联昌给他的分红高达100万港元。依照当时的财富标准,刚刚20出头的何鸿燊双脚已踏进了港澳的巨富阶层。后来,他回忆这段岁月既自豪又辛酸地说:“只一二年,我就赚了许多前辈商人一生都赚不到的钱。百万身家,在当时的人听来如天文数字,可我的钱来之不易,我是用命换来的。”3 O P& d" r2 \. W5 K0 g
: a3 m7 o) I1 C L2 }$ _
赚得了人生第一桶金后,何鸿燊便离开联昌。正好合伙人梁基浩做贸易局局长,招揽澳门的商界精英。他到贸易局任供应部主任,当时贸易局会计部主管是何贤。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称“澳门王“的何贤是公认的澳门天策领袖,上至澳府官员,下至三教九流都有他的朋友。在何鸿燊后来的事业发展中,他扮演着一个非同寻常的角色。 ! U; [+ e! [3 z ( ]+ S5 n1 [9 O4 a% D7 u% Y在贸易局工作,何鸿燊发现做限额生意是个不错的买卖。于是,他与永华银号老板何善衡合伙创办大美洋行,二人优势互补,一个利用官商的权利,一个保障资金正常周转。洋行生意兴隆,利钱滚滚。何善衡是恒生银号的创始人之一,他对何鸿燊日后的事业帮助很大,50年代何鸿燊投资地产,恒生银行曾给予大力资助。 ' X# R2 k* {) P1 m 2 m( k, o& |3 n' x* f, Q二战结束后,何鸿燊的事业开始风生水起,经营范围逐步扩大到拆船、金银买卖、药品代理、火柴制造、炼油等业务,成为澳门屈指可数的大富翁。不过,他还无意于澳门兴起的DC生意。唯一和赌业沾边的,就是和人合伙开办了一家船务公司,购买一艘载客三百多人的“佛山号”客轮——为当时港澳间最大最先进的客轮。当时,很多香港人都会坐着“佛山号”到澳门来Dubo。 6 E' r1 B! }; N) i2 `& N. E* T $ \- s: J, u3 a8 R1 C[b][size=5]进军澳门赌业[/size][/b]& f% D9 b. O/ a' [; f" O
/ G. H2 ?! u5 I1 G
1961年,一个叫叶汉的职业赌徒把何鸿燊带进了DC的世界。 6 E; R7 x4 h; ]! e; u* N% ~/ ~9 A; Y
在澳门赌坛有“赌圣”之名的叶汉曾多年追随当时的赌王傅老榕,两人后来反目成仇。他曾两次参与竞投赌牌,均被傅老榕的泰兴公司击败。随着新澳督上任,1960年傅老榕归天。叶汉觉得自己等到了时机。为了与当时掌控着澳门DC生意的傅、高两大家族相抗衡,他把自己50年代初在越南西贡开DC认识的香港富商叶德利拉了进来。 ' K* t3 e2 f4 a% p ^0 b$ V9 Q7 V' @# d# ?
叶德利洋名泰迪叶,是何鸿燊六姐何婉婉的夫君。他也是香港商界一号传奇人物,出生印尼华商家庭,40年代闯荡香港。相比发家史,他更熟为人知的是对赛车和女人的追逐。他自己也说:“没有跑车、没有女人,我的一生便没有意义。” ; y! A( ^8 x) l / ]* K8 `9 M O, }& a不知出于怎样的动机,从葡国高层打探回来的叶德利告诉叶汉,此次竞投赌牌,规定持牌人要在澳门有长久的生意,还要有葡国国籍。这样,何鸿燊成了两人都能接受的人选。叶汉在越南时也曾与何鸿燊的父亲何世光交好。% {, r( ?1 j. f" J& |
$ J0 W8 }" y+ p: M, T1 D1961年的一天,当听到姐夫叶德利鼓动他加盟,除参股外,让他作为竞投财团的申请人和获胜之后的持牌人,他主意拿定了。何鸿燊从未涉足过DC,甚至也从未进DC玩过一把,但他早就听说过DC的惊人利润和专营权开赌的好处,他开始精心筹划组建财团。 4 M) O* r, g. X- S+ Q t- l# x) u x6 D* e6 {# X- Q6 \2 \ ?
为了壮大财团力量,何鸿燊找了他在皇仁书院时的学弟、已是香港亿万富豪的霍英东。霍英东出身卑微,早年也做过偷运战略物资等冒险生意。然而,家大业大后,霍英东极为重视个人社会声誉,总觉得开DC是一门不光彩的“偏业”。在何鸿燊的连说带哄之下,最终勉强同意入股。 1 k% y) H8 W' w8 I- t& J - O Q- q7 \" X5 h/ R* t1 A2 i当年9月,回到澳门的何鸿燊对外宣布:由他和霍英东、叶汉、叶德利三人共同组成“新集团”,参与竞标澳门DC的专营权。+ w) M$ H' c w. q/ ?* D3 ~
7 P. s9 \, ~3 k7 n! I
10月15日下午,在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小时前,何鸿燊才将律师共同草拟的申请书递交到澳门ZF的招标办公厅。据当事人回忆,驱车赶往澳府时,一枚子弹从何鸿燊的耳边擦过。四人共投入405万资金的标的,最终夺得博彩业的经营权 $ C) ^2 B6 \7 f. D' H: ` 1 T1 q' ~1 p% h4 @2 c7 E6 O合约的谈判及签订均是何鸿燊一人。他向澳门ZF展示了一幅美好的蓝图:除每年缴的税款,公司将每年利润的10%用于澳门的慈善事业,90%用于发展澳门经济、工商事业;兴建1间国际水平的博彩娱乐场、3间第一流酒店,繁荣“新口岸”地区;购置水翼船,改善港澳交通;为保障内港畅通,每年浚深水道100 万立方米。总之,在澳门赚的钱,全部用来繁荣澳门。5 j7 n3 H4 }+ S! ?
" o2 `! i) h7 F- |5 r
这打动了澳府官员们的心。定标之后,澳府同意把专营的2年期限放宽到8年。在日后的5次合约修订中,对娱乐公司层层加码,同时也不断增加公司的专营权限及期限。8 H4 M9 Z9 z5 {2 y* j9 b
8 l' D! D- H) w9 `; j$ u受何鸿燊邀请加盟的叶北海、高海林两人对合约内容大失所望,当场大骂何鸿燊,都认为DC“没得做”,“不赚钱,还不如呆在香港的家中”,随即选择退出。当时,澳门赌业的元老傅荫钊说:“北海、海林才是聪明人。叶汉那帮人要输光身上最后一件衫,才会清醒。” 0 O3 x F. ?& z. T5 e4 g% k8 g; i" z8 q: U) v- e& s$ Y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富豪榜中,何鸿燊、霍英东、叶汉、叶德利均榜上有名。而叶北海和高海林,不仅没在富豪榜上落下名字,媒体也没有提及他们,似乎消失了。# K. b8 o8 H* S! t3 s+ b4 F
; N7 i% d# P9 w" ^夺牌的兴奋劲还没消散,何鸿燊就被“澳门王”何贤约到康乐俱乐部面谈。他捎来了澳门DC势力给何鸿燊的话——要求他放弃赌牌,离开澳门,否则就会对新DC实行“八大条”( n% d" r; e O n+ ]1 k
0 ^; R) [6 G' e/ R6 g0 W0 X“第一条:要取何鸿燊的性命。第二条:要令澳门原有的酒店停业,让香港的赌客无栖身之处。第三条:要港澳船全部停航,香港赌客要过澳门,只能自己扒艇去…第七条:要在新DC掷手榴弹…”这“八大条”,几乎条条都可置新公司于死地。 2 Y9 Y z0 r# \; m - C" x) ?2 {2 C这一回,何鸿燊扛住了。他一条一条逐个拆招:首先放出风声,出价100万:“如果我被打死,在48小时内,谁能把凶手杀死,这100万就归他所有。”接着,又游说澳府同意先把ZF的物业——“爱华酒店”及DC租给新公司,同时解决DC和赌客住宿的问题 ! D: r2 i2 k# k( C3 R2 D( o" d# L# [" b5 H
最要命的是“停航”。对方以炸船相威胁,竟然迫使港澳间所有的客船停航!当时马济时总督非常焦虑,他给何鸿燊下通牒说:“何先生,你必须保证,至少要有一艘港%$#A×((K!@#船继续航行,否则,我不能让你的DC开业。” , B0 F$ s8 G) v5 d8 s5 c& o. d3 h9 Q# ~5 X# ~6 c/ @
何鸿燊想起他在40年代合股购买行驶于港澳之间的“佛山轮”。他仍是“佛山轮”的永远董事。在他竭力争取召开的董事会上,何鸿燊陈述新公司的困难,恳求各位董事支持。两位德高望重的董事邓肇坚和周竣年从港澳间往来的大局出发,力主通航。最终,提案获得半数以上董事的通过。 - n. B5 W; H: s! y z; R+ L+ p9 }! g5 C9 s5 L* a
“佛山轮”终于开航了。紧接着港澳间的“德星”号、“大来”号等客轮先后恢复客运。“船禁”顷刻间瓦解了,) O) v/ ?: E# y& m' ^. z( D, t3 M
9 B: x) [+ q' S, W, Y
与此同时。总督马济时也受到了各方的压力。一天,葡萄牙总统给他打来电话,要他取消香港财团的DC专营权。马济时的态度也很坚定,强调ZF要讲信用,不能推翻自己所定的标。8 K# I: G) d9 |7 } m& U6 d& _
7 p+ X% n$ L @2 i8 T8 o
1962年1月1日,新公司的第一间DC——“新花园DC”正式开张。原持牌公司泰兴的中央酒店等DC于同日宣布停业,正式结束了长达24年的专营开赌史。因为事先受到恐吓,捧场的来宾和参赌的客人稀稀落落,但它毕竟揭开了澳门Dubo史新的一页。 ! ]5 O6 k8 s: r# W/ q : C8 X3 M8 u5 |0 I; L在赌约签订前后的几个月里,信心危机如瘟疫在新公司蔓延。何鸿燊一边要和黑社会斗,一边得稳住霍英东这个“动摇分子”,还得处理好其他几位股东对他放弃太多利益的不满。 2 P G$ R: j) O+ h/ Z" H- Z! z' z0 g: r9 o f* G
何鸿燊坦承,他那时虽然嘴硬,心里却不是很踏实。他的亲戚朋友都断定澳门开赌没有前途,“合约对我们一方太苛刻了,我们真担心难以履行。”但何鸿燊认准了的事,就要干下去,他是个从不言输的人。 ' u1 I& {( b/ h/ E; H/ f 0 a4 | O' B1 ]) y" e U1 s[b][size=5]走向赌王[/size][/b] 0 g* p/ l' T& o2 ^$ K& l8 N0 c1 {& z. \( G7 @7 t. L9 u
1961年,澳门旅游娱乐公司(STDM)成立,霍英东任董事长,叶汉、叶德利任常务董事,何鸿燊为董事总经理。开初,4位董事只是职务不同,股权却是均等的,总股本300万元,各股东股份均等。经过两次扩股后,叶汉的股份被摊薄到10%。 3 o: X1 S5 J7 J 5 A* J, S$ E1 h* I$ m叶汉是四人中唯一精通DC生意的人。他出任DC总经理,何鸿燊则是公司总经理。在60年代,澳门人一般认为叶汉才是新赌王。此后十多年间,叶汉与何鸿燊摩擦日甚,两个都想掌控Dubo王国的人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 3 m5 i/ d1 [( `0 [& L: A) n. I7 U : j* X( f z( P+ H# _. N一山不容二虎,随着1970年葡京娱乐场开业。两人已是水火不容,只是还没到彻底翻脸的地步。叶汉在澳门DC资历深厚,DC上的骨干几乎都是他个人的心腹,这些人彼此间称兄道弟,DC几乎成了叶汉的独立王国。 % t; A! n! M4 P: Q( u2 v$ X! i* Q0 S' u2 g8 e
1973年,何鸿燊趁叶汉去欧洲散心兼考察突发袭击,以公司董事总经理的身份直接插手DC人事。他以DC人员年纪偏老为由,大量起用青年人和土生葡人,使他们成为自己的心腹。这是何鸿燊一着一举多得的妙招,既动摇了叶汉的根基,又博得了澳督对他个人的好感。 - q& m& F% l- n . N) S' U2 N r) S在何鸿燊的力邀下,刚从美国回来的胞妹何婉琪二次入主葡京,出任DC的总管。何婉琪在家中排行第十,外号“十姑娘”,为人机敏能干,十分有生意头脑。早在10年前何鸿燊刚拿下赌牌之时,她就认准专营权赌业有“搞头”,果断地向新公司投资200万,曾参与公司的管理。再次入主葡京,她把美国DC的一套管理体制引进到DC,试图推行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方式。1 d" t# R! f& B! D% b1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