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论坛

标题: 南方赌王——欧阳志福 [打印本页]

作者: 天十狼    时间: 2016-9-6 18:51
标题: 南方赌王——欧阳志福
本帖最后由 天策-耀山 于 2021-9-28 10:55 编辑 - m) N$ S" i3 L: h6 i/ e. A% C- `

  R- S; q/ a  Z" }& N7 r' n) v$ a[attach]4282586[/attach]
) `+ H- k1 C/ I' q* I! Q% Q

% }# O" v" T9 Q2 `% L. t
' d1 Y2 M8 i, q3 y8 r+ G

/ p0 ]9 N5 O/ q菠菜名人:南方赌王——欧阳志福' S8 ]+ c" G2 f

3 E2 T" o$ ~* r: E$ x  C0 `! E5 `" }- s

欧阳志福/ P4 ~: f5 ~  }+ A

1971年出生,湖北省天门人,毕业于武汉华中美校。 曾经的他是一个怀着画家梦想的年轻人。 曾经的他是一个陷入DUBO泥潭无法自拔的疯狂赌徒,DUBO令他输了一切险些自杀。 DUBO也曾另他呼风唤雨,风光无限。 如今的他在湖北武汉成立反赌协会,用自己过往的老千生涯揭秘DC骗局。
( q& D6 N6 S7 S


# Q) A  p( B1 P' o

成长经历5 s8 g2 ~4 ]% Z, f

欧阳志福一个曾经在蓝道中响当当的名字,他曾凭借高深的千术及开发千术道具扬名蓝道, 人称欧阳千王。没人想过这个曾经的千王,曾是一个从小怀着画家梦想的男人。从小的他受家庭的熏陶痴迷 着美术。在高考的时候考上武汉华中美校,开始他的画家梦想。 因家庭的责任他短暂的放弃了他的画家梦想,成为了一个餐厅老板。 在开餐厅的时候结识了一些所谓的朋友,使他一个从未接触过Dubo的 人开始迷恋上了Dubo,一年的时间他彻底成为了一名DuTu。 使一个曾梦想成为画家的人变成一个整天徘徊在赌桌前的职业DuTu9 T6 ^% ?1 ]. D  _

& ]& @' Y3 W( t) x9 Y, @+ v* j

高手点拨
* @* S* T; r* h( Z$ @) y  f

在一次参加小局中欧阳认识了对他最重要的师傅叫王春,那时候他已经50多岁了。 他们在一个小棋牌社打麻将的时候认识的。在打麻将的时候欧阳靠出千赢了不少钱。 虽然王春输的不多。但在走的时候欧阳志福看王春年纪大给王春几百块钱。王春当时一楞,欧阳说给 老爷子买酒喝的。第二天王春没有上桌玩,等欧阳走到门外的时候王春在外面把欧阳喊住说小伙子 你还年轻不要进这行了。这是小局如果在大局你的手已经没了,甚至命都没了。 欧阳明白了他的意思。欧阳更对这个人产生了好奇,欧阳拉着王春去喝酒,他们互相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原本王春是一个老千,因在DC出千被抓。他拼命了跑出去了DC,而他的孩子却被DC活活打死, 因此妻子离他而去。于是从那开始他不再出局。他现在自己孤家寡人,闲来无事的时候在来打几把麻将消遣。     

/ N: E) W9 _- L; c

欧阳不停的拉着他让他展示展示千术,王春无奈下为他表现了一些千术当时欧阳看的眼花缭乱。欧阳要拜他为师但王春就是不答应,欧阳足足跟了王春两个月。可能是欧阳的诚心打动了 王春。王春把自己会的千术全部交给了欧阳,并告诉欧阳我教你也是在害你。做老千的 没有好下场。我就是一个例子。并对欧阳嘱咐了很多,随后就把欧阳赶走了。


* z$ k4 v( a0 u; _0 Y

成为职业老千( f; e! @+ U, Z; n3 _5 E1 H

学到高深千术的欧阳开始苦练,从小局开始试自己的千术,随着自己的千术慢慢成熟 自己参加的局越来越多,不管在多大的局只要牌在手场子就跟他的一样,那时候可以 用逢赌必赢来形容。他把王春教给他的千术已经熟练的掌握,而且自己在长时间的 摸索之后又根据不同的玩法开发出不同的千术,随着自己的千术越来越好,名气越来越大。 很多带局的都找他出局,他开始征战各地,他彻底从那个被人宰的肥猪, 变成了一个千王。欧阳开始出局,带局,设局。+ T, w0 j, C5 R


) m% x; h' A2 p! a  {1 n% J- Q4 p

豪赌

1997年在当时他参加的最大的一次dujv,一个老板聘请他去浙江的一个赌船参加豪赌。 赌船上基本都是好赌的富翁。他一夜之间帮老板赢了3000多万!而在广东的一个地下DC,因欧阳的疏忽出千的时候被人发现,欧阳为保命从三楼跳到一楼。几十名DC打手一路追杀欧阳。正赶JC经过欧阳算的保住了一条命,JC把欧阳送到医院,欧阳身中三刀,一刀离心脏仅有两厘米。5 Y) x7 x; ~+ i- L


* V, w0 U# f8 k, p, W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s://www.tcelue.ooo/) Powered by Discuz! X3.1